当严肃的医学知识遇上幽默的相声表演,健康科普便展现出其独特魅力。近日,一场名为“生命有痛,杏好有你”的同济医院创伤中心科普门诊见面会暨“一带一路”国家科普志愿者相声汇演,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举行。活动通过专家介绍与跨界演绎相结合的方式,让社区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实用的健康知识。
活动伊始,同济医院创伤中心副主任医师韩庆辉率先介绍了该中心的建设成果。据悉,自2023年4月3日创建以来,该中心已快速发展为集急救、手术、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年出院患者超过3000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由团队原创提出的“序贯医疗”理论,以及在上海率先挂牌成立的“断指再植中心”,正以其前沿的救治理念与技术,为无数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严谨的数据介绍之后,是轻松愉快的科普时光。来自马来西亚的胡伟杰与来自俄罗斯的亚力山大两位志愿者,带来了健康科普相声《肉在囧途》。以诙谐的方式演绎了体重管理的种种误区,在阵阵笑声中,科学减重的理念悄然植入观众心中。 随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达医晓护·医笑解忧”社团的志愿者丁迥涛、赵玥,表演了科普相声《脑洞大开》。作品通过一位“AI小白”的奇妙经历,引领观众感受科技的力量,再次展现了“在笑声中学科普”的亲和力。

科普相声表演
笑声过后,上海大众科学奖获得者李俊教授登台,详细解读了同济医院健康科普门诊的特色服务。他表示,将科普深度融入日常诊疗,是该门诊的初心,旨在为市民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的健康指导,满足大众对健康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整场活动在医学的严谨与科普的欢笑中画上句号。甘泉路街道服务办介绍,此次活动不仅是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的一次实践,也是探索健康科普多元化形式的一次创新尝试,后续也将与同济医院展开深入合作,通过线上提前发布预告,收集居民最迫切想要咨询的科室门类,再据此“按需点单”,邀请同济医院的相应专家走进居民区、片区坐诊,实现医疗资源的精准投放。(采集:王艳东、卢秋月 编辑:李一 来源:上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