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家卫健委: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2025-9-12]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41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9 月 11 日举行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余艳红介绍 " 十四五 " 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 雷海潮:

第一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付诸行动,健康知识和素养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覆盖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部得以建立健全,服务能力、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我们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安排了 18 项涉及公众的公共卫生行动,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卫生健康工作。据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持续提升,从 2020 年的 23.2% 提升到 2024 年的 31.9%。可以说,老百姓喜欢卫生健康知识、学习卫生健康知识并付诸行动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我们创办了 " 时令节气与健康 " 新闻发布会,可能在座媒体朋友们有一些也参与过。我们每两周都要根据时令节气的变化,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医药学优势,与公众沟通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健康问题,受到群众欢迎。另外,我们从去年开始针对中国慢性病增多的现实,开展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响应。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服务,为居民健康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我们面向居民提供 15 种疾病的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用预防方式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居民健康,减少传染病风险。据监测,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得到进一步控制,结核病、乙肝和艾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或保持在低流行水平。

第二方面,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双提升。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推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服务可及性、服务水平都得到提高。据监测,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我们刚刚启动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昨天中国政府网已经发布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和主要内容,我们将在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能力、提升可及性,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协同联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

在过去五年中,我们推开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协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刚才我讲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包括传统医药服务体系,在世界上是覆盖最广、能力最强的。我们一直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良好作用。据统计,到 2024 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经达到了 109 万所,可以说遍布城乡,超过 90% 的居民在 15 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另外,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不断扩增,到去年年底已达到 1578 万,这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在服务过程中注意服务效率的提升,大量开展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很多患者可以在 24 小时内、不用多住院就可以完成手术治疗,这极大方便了患者,也提升了效率。我们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了较高的卫生服务产出,这期间广大医务人员辛勤劳动,作出了巨大奉献。

第三方面,我们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进一步彰显。推进医疗、医保和医药 " 三医 " 协同发展和治理,基本医保覆盖居民的人数保持在 13 亿以上,稳定在 95% 左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另外,我们对一些重点省份和边远地区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特别是对西藏、新疆和青海,通过组团式帮扶,当地服务能力有了明显跃升。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求全国所有的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开展医疗巡回服务,这已经成为一项卫生服务的制度安排。我们组织高水平三级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成立了 82 支国家巡回医疗队,在全国各地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另外,省级巡回医疗服务队伍也已经组建并将开展有关服务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巡回医疗服务覆盖所有的资源薄弱县,让老百姓尽可能就近得到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我们也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在编制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坚持公益性导向,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我们和财政部一起支持全国 70 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四方面,我们从群众身边事着手,老百姓健康获得感获得进一步增强。刚才我已经提到,中医药服务已经能够在城乡医疗机构普遍开展,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欢迎。另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现在增长到人均 99 元,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健康服务项目和内容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当中。另外,加强儿科和精神卫生以及血液透析等服务能力建设。今年我们向全国公开承诺要为民服务办实事,涉及 8 个方面,据监测,8 个方面的服务实事进展良好。

第五方面,我们积极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延长产假、加强孕育服务,实施育儿支出个人所得税抵扣,逐步推行学前免费教育等一系列综合性生育支持政策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我们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到去年年底千人口托位数达到 4.1 个。今年开始推行建立育儿补贴制度,现在符合条件的广大网民正在通过互联网以及线下的方式进行申领注册。根据最新统计,到昨天,填报人数已经超过 80%,目前信息系统运行良好,居民反映填报程序便捷高效。

第六方面,我们坚持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坚决贯彻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议,加强 " 一带一路 " 卫生合作。去年年底在北京举办了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收到了良好效果。我国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援外医疗工作已经坚持了 60 多年,累计向 77 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援外医疗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受到了受援国高度评价和良好赞誉,先后有 2000 多人次获得了受援国的国家级荣誉奖励,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五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据统计,到去年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9 岁,有 8 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 80 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如果从历史对比来看,2024 年人均预期寿命比 2020 年提高了 1.1 岁,这样的改善幅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良好的。(采集:张迪、王艳东、陈翠平  编辑:卫晓健  来源:中国财经)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