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普通肺结节无需特殊治疗 专家建议:守护肺部健康应吃动平衡有“方”[ 2025-9-10]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5984

每年9月是我国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在近日举办的“‘营’领健康‘肺’常守护”2025年上海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主题活动暨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中,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洋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营养科主任陈薇分享了如何守护肺部健康以及如何做好日常饮食运动。

科学认识肺结节让焦虑不再

肺结节的发病率并非随机,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且通常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胡洋介绍,多种因素会影响肺结节的发生,其中吸烟是重要风险因素,长期吸烟者的肺部易因烟草的有害物质受损进而形成结节。同时,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吸入的有害颗粒物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此外,从事石棉、放射性物质接触等高危职业的人群,发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需要留意的是,若家族中有肺结节或肺癌病史者,因遗传因素影响,自身患病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多数肺结节患者在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只有当结节较大(超过2厘米)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咳嗽,有时伴有痰,还可能在体力活动后感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因此,CT检查是诊断肺结节的重要方式。从CT特征来看,结节边缘光滑多提示良性,不规则或有毛刺可能提示恶性。实性结节密度均匀,常见于良性病变,磨玻璃结节密度较低,可能提示早期肺癌,部分实性结节因成分复杂,需警惕恶性可能。胡洋提醒,肺结节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多发可能提示系统性疾病或感染,而单发就要警惕肿瘤的可能性了。

胡洋表示,随访对肺结节至关重要,定期随访能及时发现结节的微小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还能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目前,肺结节的随访主要采用定期CT或X光检查,监测结节大小、形态和变化,并结合临床症状评估结节性质。

“在查出肺结节后,大家不要慌张。一般来说,普通肺结节无需特殊治疗。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的结节,都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若肺部恶性结节不慎发生转移,或在手术后存在高危因素,可开展基因检测以进行靶向药配型。若靶向药配型成功,可实施相应的靶向治疗,针对EGFR基因突变和ALK基因突变,均有对应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若配不上靶向药,则可考虑进行化疗。此外,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等方式也已广泛应用在肺结节的治疗中。”胡洋提醒,“治疗后,患者需定期接受胸部CT复查,同时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助力肺部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饮食中的“陷阱”与“保护伞”

不良饮食习惯是诱发肿瘤的“隐形推手”。“以下这些日常饮食中的高危行为,正悄悄增加着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陈薇介绍,“长期摄入高盐食物是胃癌的重要诱因;过量食用红肉与加工肉类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高糖、高脂肪饮食虽不直接致癌,却会通过诱发肥胖间接为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长期大量饮酒会显著提升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几率;此外,常吃过烫食物的习惯易损伤食道黏膜,增加食管癌风险。”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能有效降低肿瘤风险,将健康主动权握在手中。陈薇介绍,足量蔬菜和水果摄入是基础且有效的预防手段,它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同时,蔬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有害物质,降低肠道肿瘤风险。摄入燕麦、糙米、玉米等全谷物是维护肠道健康、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举措,建议将全谷物纳入每日主食,替代部分精制米面。此外,适量食用鱼、禽、蛋、豆类等优质蛋白,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从内在提升身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吃动平衡拿捏每日能量“收支”

如今,“吃得多、动得少”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随之而来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陈薇指出,“吃动平衡”是维持健康的核心法则。

吃动平衡的本质是能量平衡,即摄入的能量等于消耗的能量。陈薇介绍,饮食上要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成人每日谷类200至300克(生重),蔬菜300至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200至350克,多选低GI食物。运动方面,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2至3次全身抗阻训练,每日5至10分钟拉伸。此外,还可借助行为改变技巧,如制定“每周减重0.5千克”这类SMART目标,将“饭后散步10分钟”绑定现有习惯,通过清理高热量零食、用小号餐盘等调整环境。(采集:王艳东、骆翠翠  编辑:金婵  来源:央广网)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