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黄罡:医者仁心托起幸福夕阳,孝行天下 书写大爱人生[ 2025-11-5]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马宏源 字号:() () 阅读量:3612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亲与仁医一直是人们所推崇和践行的高尚品质。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表彰决定,江西黎川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黄罡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他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孝亲与仁医的双重担当,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孝亲为本:以真心换真情,演绎人间至孝

 

“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更是党员干部该有的家风底色。”黄罡常这样说。在他的家中,三代同堂的温馨画面令人动容——他待岳父母如亲生父母,日常嘘寒问暖、细致入微;与妻子相敬如宾、互扶互助,一双女儿在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这份和睦,源于黄罡对孝亲之道的深刻理解与躬身践行。

2005年4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家庭的平静。黄罡的岳父母乘坐的班车意外翻车,老岳父腰椎、腿骨多处骨折,老岳母也因脑震荡同步住院。彼时,黄罡正值事业起步期,医院工作本就繁忙,但他毅然扛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父母养育子女不易,如今他们遭遇意外,我理应寸步不离。”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黄罡语气坚定。

那段日子,黄罡过着“医院—病房”两点一线的生活。白天,他在医院接诊患者、处理公务,丝毫不敢懈怠;下班后,他立刻赶往老人病房,打水、喂饭、擦洗身体、按摩患肢,把护理工作做得无微不至。由于老岳父骨折后行动不便,翻身、如厕都需要人协助,黄罡每天重复这些繁琐却重要的动作,从无半句怨言。夜晚,他就蜷缩在病房的折叠床上陪夜,只要老人稍有动静,他便立刻起身查看。“那时候不觉得累,只想着让老人快点好起来。”黄罡坦言,正是那段经历,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老年人的脆弱与不易,也为后来专注老年医疗、投身敬老事业埋下了伏笔。

在黄罡的悉心照料下,两位老人逐渐康复。如今,提及这位女婿,两位老人总是赞不绝口:“阿罡比亲儿子还亲,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而黄罡始终认为,孝亲不必惊天动地,平凡日子里的坚守、危难时刻的担当,便是对孝亲之道最好的诠释。

 

仁医仁术:以匠心暖夕阳,守护老年安康

 

“作为中医医生,面对老年患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温度。”这是黄罡从医多年来的职业感悟。老年患者往往病情复杂、表达不畅,且对医疗知识接受度较低,这就要求医生既要精准判断病情,又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临床工作中,黄罡始终将老年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用专业与温柔为他们筑起健康屏障。

 

   

 

每天查房时,黄罡总会放慢脚步、俯身倾听,耐心询问老人的身体感受,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病情变化。“老年患者的症状有时不典型,可能一句‘身上不舒服’背后,藏着复杂的病因。”黄罡解释道。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因乏力、食欲差入院,初步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黄罡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反复追问病史、细致查体,最终结合中医辨证,诊断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通过中药调理和饮食指导,患者很快恢复了健康。“黄医生心细如发,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对待。”这位患者痊愈后,逢人便夸赞黄罡的医术与医德。

门诊工作中,无论多么繁忙,黄罡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年患者解释治疗方案,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让老人困惑。曾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听力欠佳且记忆力衰退,总是记不住用药方法。为了让老人安全用药,黄罡专门找来白纸,用大号字体清晰写下关键药名、服用剂量和时间,还画上简单易懂的“太阳”(代表早上)、“月亮”(代表晚上)图标,一边演示一边反复讲解,直到老人点头说“明白了”才放心。“老人年纪大了,我们多花十分钟,他们就能少一分风险。”黄罡说,看到老人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为了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医疗需求,黄罡始终保持着“学无止境”的态度。2021年,他主动申请前往江西省人民医院进修老年医学科,系统学习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和康复护理知识。进修期间,他白天虚心向专家请教,晚上查阅文献、整理笔记,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以优异成绩荣获“优秀学员”称号。“老年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多系统疾病管理和人文关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黄罡的这份执着,让他在老年医疗领域不断精进,成为众多老年患者心中最信赖的“贴心人”。

 

大爱为怀:以行动践使命,拓展敬老边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亲不能只停留在家庭,作为党员和医生,更要把这份爱延伸到社会,让更多老人受益。”这是黄罡的初心,也是他多年来投身公益、推动养老事业的动力源泉。

 

  

 

作为黎川县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的核心成员和党支部书记,黄罡以身作则,长期坚持参与义诊活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他都会带领志愿服务队深入乡镇、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中药调理等服务。在义诊现场,他耐心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细致解答关于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常见病的防治问题,还会根据老人的体质开具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很多农村老人不方便进城看病,我们多跑一趟,他们就少跑很多路。”黄罡说,每次看到老人们排着队等待义诊,他就更加坚定了坚持公益的决心。

多年来,黄罡的足迹遍布黎川县的各个乡镇,累计参与义诊活动百余场,服务老年群众近万人次。他的真诚付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连续三年荣获“黎川县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称号。“能为老人做点实事,是我的荣幸。”面对荣誉,黄罡始终保持谦逊。

除了参与公益义诊,黄罡还心系全县老龄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医疗+养老”的融合模式。2024年,他主动牵头主持筹划黎川县中医医院医养结合工程项目,多次前往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反复论证项目可行性,最终成功申请到省级项目资金支持。“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方面有独特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特长,让老人既能享受专业医疗服务,又能安享晚年。”黄罡介绍,该项目整合了医疗、康复、养老等资源,为老人提供集健康监测、疾病诊疗、康复护理、养老照料于一体的全周期健康服务。

目前,医养结合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温馨的居住环境、专业的医疗团队、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让入住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这里住着很舒心,有医生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儿女也放心。”一位入住老人的话语,道出了对该项目的认可。黄罡表示,医养结合项目是他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起点,未来他还将继续完善服务内容,让中医药文化在养老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初心如磐:以坚守赴使命,书写不凡答卷

 

从悉心照料患病岳父母的孝顺女婿,到俯身倾听、耐心施治的仁心医者,再到奔走一线、服务群众的公益志愿者,最后到牵头推动医养结合项目的实干者,黄罡在不同的角色中,始终坚守着“敬老爱老助老”的初心。2022年,他荣获“抚州市孝亲敬老之星”称号;2025年,又斩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殊荣。这些荣誉,既是对他家庭美德的肯定,也是对他职业担当的褒奖。

“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黄罡始终保持清醒。他说,敬老爱老助老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传承。作为党员,他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医生,他要精进医术、守护健康;作为普通人,他要继续践行孝亲之道,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敬老爱老助老的行列中来。

如今,黄罡依然忙碌在临床一线、公益现场和养老项目建设的战场上。他用点滴行动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老年群体的健康与幸福。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答卷,成为孝亲与仁医双重担当的生动典范。

正如黄罡所说:“敬老爱老助老,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要日复一日的坚守、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用行动温暖更多老人的晚年。”这份朴素而坚定的信念,正是他最动人的底色,也让“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采集:王艳东、张迪、陈翠平  整理:马宏源  通讯员:杨昆饶舒贤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