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院管频道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投票中心
"五专"服务托起夕阳暖 医者仁心润泽油城 ——华北石油总医院适老化服务书写新时代"银发答卷"[ 2025-4-27]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6540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背景下,华北石油总医院以“五专服务”为核心,推出覆盖就医全流程的适老化关怀举措。通过“专窗、专导、专问、专访、专送”五大服务模块,将传统医疗服务升级为有温度、有深度的“全生命周期关怀”,让老年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晨曦中的“银发摆渡人”

 

清晨七点的总医院大门口,保安张师傅小跑着为刚下车的李奶奶撑起遮阳伞,搀扶她穿过无障碍通道。这样的场景每日上演——医院保安团队化身"移动服务站",年均帮扶老年患者逾2万人次。挂号厅里,“老年优先窗口”的蓝底白字标识下,导医正俯身为听力障碍老人书写沟通卡片,窗口工作人员特意调大电脑字体,让老花镜后的目光不再焦虑。更贴心的是,门诊大厅里穿上棉大衣的“爱心座椅”为等候的老人提供休憩空间,座椅旁还配备便民箱,内有老花镜、针线包等实用物品。一位陪护母亲就诊的家属感慨:"这些细节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橙色马甲织就“三分钟响应网”

 

候诊区跃动的橙色身影,是总医院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橙心助老队”。他们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优先就诊卡”,从挂号、就诊到缴费全程护航。当视障患者王大爷攥着检查单不知所措时,身着橙色马甲的护士小刘已轻声读起检查须知,这份“慢半拍”的耐心,正悄然消弭数字时代的就医鸿沟。一位队员说:“橙色代表温暖,我们要让党徽成为老人最信任的标识。”

 

白发体验官按下“服务升级键”"

 

78岁的退休教师张大爷带着放大镜“上岗”了。作为总医院聘请的“老年患者体验官”,他发现自助机操作界面字体过小、轮椅坡道反光标识模糊等12项细节问题,推动医院完成3轮适老化改造。这种“患位思考”的机制推动医院完成32项服务优化,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正如总医院党委书记于少俊所言:“最好的服务标准,应该由患者来定义。”

 

病房里的“云端团圆”

 

在普外一科病房,罗慧霞护士长正用平板电脑为远在法国的家属直播查房实况。面对法国工程师突发直肠占位继发肠梗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迅速进行急诊手术。在随后的住院过程中,普外一科医护每人手机上都下载了翻译软件,每做任何一项处置前,都用翻译软件进行沟通,并积极寻找法语版健康宣教视频。面对没有亲属照顾的法国友人,普外科全体当起了她的临时家人,并通过微信平台搭建起“亲情通道”,让患者无忧就医。医院通过微信平台搭建“云端病房”,实现家属远程探视、医患三方实时沟通。一位患者家属留言:“隔着屏幕,我依然能感受到父亲的笑脸和医生的耐心。”  

 

出院礼包藏着“康复密码”

 

糖尿病患者陈伯伯的出院仪式别有深意——除常规的出院带药用药指导外,责任护士送上的“健康礼包”里装着医院自制的专科疾病指导手册、老年健康科普手册以及复诊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更暖心的是“云端服务群”的建立——患者回家后仍可随时咨询医护人员,群内定期推送康复案例和养生知识。这种“出院不离线”的服务模式,让一位糖尿病患者感慨:“总医院的关心,比血糖仪的数值更让我安心。”"  

从白洋淀畔到雄安新区,这家承载着三代石油人健康记忆的医院,正用“五专服务”绘制银发医疗新图景。当轮椅碾过晨露未的无障碍通道,当老花镜映出导诊台温暖的笑颜,医者仁心的时代答卷,正在每个细节处悄然书写。(采集:王艳东、袁宝洋  编辑:李一)



给我点赞


调查活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