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举行,记者获悉,吴以岭院士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建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中医药成果转化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张伯礼、张运、丛斌等17位两院院士及来自加拿大、泰国、越南、摩洛哥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大会,围绕络病理论创新转化,以学术交流的方式共商中医药现代化、走向国际大计。
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尽管古人已经认识到“络病”概念,但是两千多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等限制,络病学说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近年来,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支持下,在中西医领域专家广泛参与下,以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的团队经过系统研究,使络病这一古老而崭新的理论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形成“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中医药转化新模式,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出通心络、芪苈强心、连花清瘟等15个创新中药,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并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
团队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国家科技大奖。
大会期间,多位知名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发言,围绕络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及抑郁失眠等领域的治疗新进展、新研究展开深入探讨。(采集:马宏源 编辑:金婵)